影片根据西蒙·莫维尔2009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,原著获得了著名的英国布克奖提名,被认为“出色的感知了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捷克斯洛伐克的现实”。而小说的灵感又来自于捷克著名的图根哈特别墅,这里也是影片的拍摄地之一。二战作为深刻影响全人类命运的战争,被无数文艺作品从不同角度呈现。在母题浩瀚的沧海中,《玻璃屋》选取的一粟很小很轻:一个被大国摆布的小国,两个被命运摆布的女人,透过一座杰出现代建筑的变迁,折射出国家与人民的坎坷命运。
捷克汽车大享兰道尔为满足夫人利瑟的愿望,在古典主义仍然盛行的年代,请建筑师设计了一座极具现代主义风格的别墅。在利瑟“简洁、纯粹、明亮”的要求下,建筑师建造出一个大片大片落地玻璃的居所,他甚至蛊惑利瑟用玛瑙来装饰弧形隔断的墙体,说它“在日落时会焕发红光,有如火焰,像是这房子跳动的心脏”,这就是传说中被认为是“不朽的遗产”的玻璃屋。
建在坡顶的别墅,站在落地窗前就能俯瞰城市。然而窗外的景致似乎会跟着人的心情起伏。在那和平的欢乐时光,窗外绿意盎然;在被占领时期,似乎灰色的浓雾永远散不去;在捷克重新站起来却又遭遇“布拉格之春”失败时,玻璃窗外的绿树也变得半新不旧…
时光荏苒,当初梦想的永恒已渐渐破败,最后拯救我们的,唯有细致绵长的爱。